衛星定位為什么至少需要四顆呢?
2020-07-15 21:50:51
老司機
根據三球交匯定點的原理,用戶終端通過無源接收衛星信息,并根據時差自行計算到衛星的距離,根據三維的距離公式,依靠3個方程得到用戶終端的位置信息,原理上使用3顆衛星可達到定位的目的。
但是,衛星時鐘和用戶終端使用的時鐘不同步,無法通過時差來精確計算距離,故需要第4顆衛星來進行鐘差的解算,再根據計算出的三維位置進一步換算為經緯度和海拔高度。具體實現技術可以參考專業書籍。
“北斗系統”的獨到技術
“北斗”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導航與通信緊密結合起來,這是其他導航系統所不具備的。比如在沙漠、草原等地方,手機無法使用,“北斗”就能發揮出重要作用了。
北斗三號使用的是三頻信號,可以更好的消除電離層影響,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強數據預處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北斗”的定位精度將提升到2.5米至5米水平,隨著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初始服務,可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服務(再等等肯定沒問題..)。
北斗終端可通過短文報告位置,管理中心則通過用戶的位置報告,隨時掌握著每一個終端所處的位置。這樣一來等芯片成本降下來后就可以有很多想法了,比如共享單車、“北斗菜”、老人兒童定位手表、“北斗+物流”、“北斗+支付”等,全新的“北斗+”生活生產方式初見端倪,不要讓想象力限制了它的應用...
北斗三號衛星組網,在太空鋪設一條“星間鏈路”,不依賴全球建站,就可跟星座中的所有衛星相連,即使和地面中斷聯系,衛星也能繼續提供服務。
標簽:
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