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將推動北斗定位發展
2017年12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服務五周年情況。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巨大變化,北斗技術不斷和新技術、新經濟融合成長。與此同時,覆蓋全球的北斗三號,已正式開始建設。
如何評價過去五年的北斗產業成效?如何看待北斗三號的機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
于賢成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產品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到2018年,北斗系統將率先完成“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的信號覆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面臨一個人口達44億、經濟總量達21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市場容量巨大
《21世紀》:從2017年11月開始,北斗三號衛星已經開始陸續發射,而北斗二號也迎來了開通服務五周年。如何評價過去五年北斗產業的成就?北斗三號建成后,北斗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市場容量有多大?
于賢成:過去五年,我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產品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無論是星載技術和裝備,還是用戶終端的核心芯片和軟件技術都全面實現了國產化。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網開始向社會全面提供高精度北斗地基增強服務,極大提高了北斗系統的服務能力。
在行業市場、大眾市場和特殊市場等三大應用市場方面,北斗技術正在深度和廣度上快速推進。在搶險救災、城鎮供熱、電力電網、養老關愛、智能交通等方面,北斗精準服務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北斗系統已經開始深入民心,越來越多的北斗產品正在成為百姓生活的伴侶。
我國相繼與俄羅斯、沙特等國簽署了雙邊合作應用北斗系統的文件,北斗國際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果。按照計劃,到2018年,北斗系統率先完成“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的信號覆蓋。如果能順利完成該目標,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面臨一個人口達44億、經濟總量達21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從現在起,中國的北斗導航企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從用戶終端到服務為這個“巨無霸”市場提供充裕的產品。
與GPS兼容合作
《21世紀》:國家發改委提到企業走出去發展北斗產業,這難免跟美國的GPS競爭。從目前來看,美國的GPS在商業應用領域已經非常成熟,怎么看這樣的格局?......
想了解更多詳情,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