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GPS的精度問題
你知道GPS目前的定位精度有多高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美國GPS系統官網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看完你就知道答案了。
一、評測數據來源
報告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空間與地球物理實驗室(Space and Geophysics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完成,報告由全球42個跟蹤站2018年的全年數據分析統計得到。
圖1:跟蹤站點分布圖(NGA&IGS)
為什么既有IGS的站,又有NGA(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的站? 稍后解釋,繼續看。
二、評估方法及結果
報告從信號的覆蓋范圍、衛星可見性、信號質量、定位精度等幾個方面綜合評估了GPS系統目前的建設水平,技術指標匯總如下:
注:上表左邊是指標項,右邊是設計標準,但是實際性能可能已優于設計標準。
三、關鍵指標分析
3.1、GPS星座狀態
據官網,目前GPS系統在軌運行的衛星共有12顆舊衛星(2004年前發射)、19顆新衛星(05到16年發射)組成,其中最多的是2010年至2016年發射的Block IIF型衛星,另外,美國于去年(2018)發射了一顆新型GPS IIIF衛星,為下一代系統升級做測試驗證。
3.2、用戶測距精度
用戶測距精度URE(User Range Error)是最常見的系統精度指標,背后反映了廣播星歷及衛星時鐘精度。
由于URE的具體計算和優缺點并不是本文重點,這里不討論,總之,URE數值越大說明信號質量越差,數值越小則越好,記住這一點,接著看2018年各衛星的具體情況:
分析:
1、GPS衛星空間信號測距誤差(SISRE)約為1.3米。
2、順便貼下北斗的情況,供大家對比參考:
圖4:5月6日北斗系統SISRE指標,來源: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網站
3.3、授時精度
GPS系統官方設計的系統授時精度為40納秒(95%置信度),但實際精度已經遠高于此。研究小組在全球均勻選擇了425個仿真點:
圖5:授時仿真計算點
每隔15分鐘計算一次該位置的授時精度,全天40800個數據,再統計出當天95%置信度的精度。
分析:
1、目測GPS系統授時精度優于5納秒(95%置信度)。(另據官網2016年的測試數據,官方結論為:優于10納秒)
3.4、衛星健康狀態統計
大家知道,衛星有異常的時候廣播星歷中有一個字段會表示衛星健康狀態,下面是2018全年各衛星的健康狀態統計:
分析:
1、GPS衛星的全年可用性約為99.7%。
3.5、衛星可見性
用戶在任意位置能看到衛星的數量及分布情況代表了衛星的可見性(可用性),專業上用PDOP值(位置幾何精度因子)來表達,總之PDOP越大說明對精度的稀釋越大,所以數值越小越好。由于衛星一直在運動,運氣不好就會遇到衛星數很少的情況,看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統計全年的數據可以反映出GPS系統的軌道設計和控制水平,GPS系統設計指標為:小于6。但實際情況如何?下表是過去4年的統計情況:
分析:
1、GPS系統PDOP全球平均值約為1.6,遠高于設計標準。
2、GPS系統平均可見衛星數約為10.4顆。
3.6、用戶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是用戶最直觀的感受系統精度的指標,那么GPS系統設計的定位精度是多少呢?如下:
換句話說,“平面能保證9米“ 是GPS系統的民用設計指標。
實際情況又如何?
由于定位精度關系到多個方面的因素:系統信號質量、接收機的信號質量、終端算法(高度截止角優選衛星或啟用接收機自主完整性監測),研究小組分別使用IGS和NGA站網數據,并按是否啟用RAIM數據算法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 RAIM對于控制粗差有明顯作用,能顯著提高定位精度,統計結果如下:
表4:全年定位精度統計結果
分析:
1、NGA用接收機似乎比IGS用的好很多。
(NGA是美國軍方機構,站點使用的接收機可跟蹤軍碼,上表結果也體系出軍碼和民碼的定位性能差異)。
2、GPS單點定位平面精度優于1.5米(雙頻偽距)。
另據GPS官網2016年的評測數據,單頻偽距單點定位精度優于3.8米,(詳見本文資料)
四、結論
1、GPS衛星用戶測距信號精度(SISRE)約為1.3米。
2、GPS系統授時精度優于10納秒。
3、GPS衛星全年可用性約為99.7%。
4、GPS系統PDOP值全球平均值為1.6。
5、GPS系統平均可見衛星數約為10顆。
6、GPS單點定位平面精度可優于1.5米,單頻優于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