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全面停用非專用校車 GPS實時監控無違規可能
來源:華西都市報
記者 黃曉慶 編輯:覃貽花
兩年前,客車司機余孝能“跨行”當起了校車司機,每天需要接送上百名小朋友。雖然還是開車,可是在他看來,校車比客車更“難開”,不僅要每年參加培訓考試,而且開車過程被交警大隊GPS 實時監控,不敢越雷池半步。
這一切源于資中縣在校車運營管理上采取的高壓態勢,2013年12月,資中縣出臺了《資中縣校車服務方案》,建立健全了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保障體系,由此開啟了校車運營管理的“資中模式”。今年3月起,資中縣所有非專用校車停止使用,非專用校車用于接送學生成為歷史。
按座位裝載超速超員不可能發生
資中縣騮馬鎮玉帶莎莎幼兒園有兩輛專用校車,余孝能就是其中一輛的駕駛員,每天上午接小朋友上學,下午接他們放學回家。余孝能的車有19個座位,除了駕駛員和隨車照管員,每車只能裝17個小朋友,所以人數多的時候,他至少需要送6趟。
當聽說瀘州一家幼兒園校車輪胎六顆螺絲只剩兩顆還在跑時,余孝能連忙告訴記者,這樣的事情絕不可能發生在資中,因為每年校車都要接受兩次審核,在檢測站進行全面“體檢”。
除此外,校車在運行過程中,資中縣交警大隊重管辦的GPS監控中心,能夠隨時看到各輛校車的行車軌跡。而且還能實時對校車發送多媒體指令,“比如校車超速、超員,就會語音提醒我們,所以,根本沒有違規的可能。”余孝能說。
簽安全責任書考試不過關禁止開車
幾年前,資中縣不少中小學、幼兒園還在用面包車接送學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而這樣的現象從今年今年3月起,再也看不到了,因為資中縣已經全面停止使用非專用校車。
資中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抓好安全責任落實,各部門、鄉鎮、學校、校車運營單位、駕駛員、隨車照管員、學生及家長,都需要層層簽訂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書,形成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校車安全管理新格局。
除了每年年審車輛,余孝能還需要參加理論知識的培訓,學習結束后參加考試,一次考不過可以補考,要是補考還不過關,就不能開校車。在管理機制上,資中縣建立起校車信息卡、學生接送聯系卡管理臺賬;推行校車3G車載GPS監管;校車績效考評體系等一系列具體制度,進一步規范校車的運營。
引入保證金制度司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從開校車至今,余孝能沒有一次違章記錄,這樣的成績,讓幼兒園順利拿到了年初繳納的保證金。
原來,每輛校車每年需繳納交通安全保證金2萬元。若校車年內無違規違章記錄,則全額退還保證金,并由財政給予1萬元的獎勵。若校車出現超員、超速、酒駕等違規行為,則按交警部門處罰金額的同等數額扣除保證金。
這樣的方式,促使校車司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據悉,2014年,按照《資中縣校車服務方案》相關要求,資中縣財政共補貼各專用校車208.5萬元,其中校車購車補貼88萬元、燃油補貼80.5萬元、交通安全獎金40萬元。
截至目前,資中縣境內共有校車54輛,其中,民辦學校(幼兒園)購置校車45輛,用于接送本校(園)的學生上下學,資中縣富保校車服務公司購置校車9輛,用于接送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上下學。累計投入資金1025余萬元,解決了1.2萬余名鄉村學生的乘車難問題。
原標題:GPS 實時監控 校車司機:沒有違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