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古樹辦理“身份證”GPS定位住址,精確到厘米!
古樹有多珍貴?絲毫不亞于各朝文物。古樹名木被譽為,“活文物”“活古董”,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
從長沙老“郊區”脫胎而來的雨花區,絕大部分區域屬于城郊結合部,昔日農田遍布、樹木蒼翠。時移世易,隨著城市的擴張和發展,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經前期調查,全區共有古樹名木145株,分屬12科,16屬,16種,其中二級古樹9株,三級古樹136株。”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花花,為摸清全區古樹名木“家底”,前期,區綠委辦采用激光測距定位儀和一臺實時差分GPS定位裝置,對全區古樹進行了精確定位,儀表盤上測出了坐標,精確到厘米。同時,對全區原有古樹名木、因建設原因移植進城的古樹,以及已達到古樹標準的大樹的數量、樹種、樹齡、保護級別、分布狀況、生長環境、生長狀況,以及保護現狀等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這些古樹經區綠委辦組織專家評審認定,并在政府網上公示,社會群眾無異議。5月27日開始,區綠委辦組織工作人員對古樹名木一一進行掛牌保護。
6月5日上午,在位于跳馬鎮關刀新村的一個山頭,一株高22米、胸徑達130厘米,樹齡170年的楓香正在風中搖曳,因該樹所在位置為廢舊老糧店,長期無人看管,工作人員架上樓梯爬圍墻進入院內。現場,只見工作人員分工合作,先將螺釘和彈簧固定在古樹牌一側,再將彈簧另一端從樹后方繞過來固定,整個掛牌工程不到3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懸掛的古樹牌全部采用不銹鋼材質,且使用螺釘擰在彈簧里固定,彈簧可隨著古樹的生長而伸長,不傷害古樹。經過近十天的努力,目前,全區古樹名木掛牌工作已順利完成,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株古樹名木一樹一牌,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公開“亮相”后將能更好地受到社會和群眾的保護。
據了解,古樹名木掛牌保護以掛古樹牌為主,古樹牌主要內容有樹種、編號、拉丁學名、科屬、保護等級、樹齡、二維碼、保護規定及樹種簡介,市民只要掏出手機掃二維碼,就可實時知曉古樹的位置、科屬、樹種、保護等級等詳細內容。
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下一步,區綠委辦將對每株古樹明確單位或專人管理,追蹤樹木生長現狀,發現人為破壞嚴重、枝葉稀少、長勢衰弱的古樹,由管護責任單位采取措施科學復壯救護,改變其長勢,延長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