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實時監控建立信息檔案“貼身緊盯”3萬危化品運輸車
每天有上萬輛次省內外危化品運輸車輛行駛在省內,列入監管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單位共有945家、車輛3萬余輛、駕駛人近2.7萬名。這些移動的危險源正被有效監管嗎?
8月23日至9月3日,全省公安交警部門將開展以客運、危險貨物運輸車為重點的“打非治違”統一行動,對隱患車輛逐車整治,違法記錄逐條處理,記滿12分的駕駛人逐人降級,確保相關隱患全部“清零”。其中,作為移動危險源的危化品運輸車輛最為引人關注。
8月16日凌晨3時許,新沂某物資公司一輛危化品運輸車悄悄駛上高速公路,立即被值班民警通過GPS定位發現并迅速制止。在江蘇,凌晨2-5時屬危化品運輸車輛禁行時段。因違規運行,企業收到一張交通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近年來,夜間疲勞駕駛導致的危險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一度頻發,尤其下半夜更是高發時段。江蘇公安、交通、安監部門于去年聯合發布公告,規定每天凌晨2-5時,全境禁行危化品運輸車。江蘇是全國首家作出類似規定的省份。
這套發現違規車輛的定位系統,是江蘇警方今年初聯合省交通運輸和安監部門在全省部署的“一車三方”安全監管平臺。江蘇交通路網四通八達,有近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大量港口,周邊省、市對化工原料和產品的需求很大。監測數據表明,每天行駛在江蘇各地路面的危化品運輸車超過1萬輛次。危化品企業、運輸車輛和駕駛人數量雖然龐大,但通過平臺可以實時監管全省3.88萬班車客運、旅游包車客運、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運行軌跡,交警部門已通過平臺發現違法違規車輛300余輛次。
具體到每家企業名下的危化品運輸車,還有屬地“戶籍警”盯著。無錫市公安局車管所民警陳曉宇就是這樣一名“戶籍警”,他服務管理的對象不是人口,而是企業,專職負責轄區29家危化品運輸企業的源頭監管。企業及其車輛和駕駛人信息,都在危化品源頭監管信息系統里有“戶籍檔案”。危化品運輸車行駛時間、運行軌跡及駕駛人信息隨時更新進入檔案,陳曉宇負責實時分析數據。近期他發現轄區兩家危化品企業運輸車未按規定線路行駛,立即會同運管部門下發整改通知書。
像陳曉宇這樣的特殊“戶籍警”全省有1335名,還有984個基層交警部門為監管責任單位,確保全省每家危化品運輸企業都有對應的責任單位、責任民警。
5月和8月,警方兩次與有關部門啟動排查,將全省危化品運輸企業全部排查一遍,共查出391輛逾期未檢車輛,全部責令立即停運并限期整改,還查處危化品運輸車交通違法行為220多起。
警方在多次排查中發現,液體危化品罐車常常不安裝緊急切斷裝置。對罐車來說,安裝這一裝置等于有了雙保險,一旦發生事故,只要及時封閉閥門,基本就能防止危化品外泄。因此警方在近幾次行動中加大檢查力度,凡未按規定安裝的罐車一律停運,限期加裝。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中旬,江蘇危化品車輛已100%安裝了緊急切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