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整治的士 司機有沒拒載繞道GPS記錄清楚
2月15日,福州市交通執法支隊展開出租車投訴案件專項整治行動,以車輛GPS運行軌跡作為重要輔證,當輔證與證人證詞吻合,而當事司機無法自圓其說時,即可滿足立案條件。
2月13日,乘客胡小姐投訴閩AT7100出租車從斗門到大利嘉城的路程中有繞道行為。執法人員根據比對GPS運行軌跡,該路段最短路段應從六—路沿線行使,里程約6.5公里,而司機繞道西二環行使,行使里程12公里,用時30分鐘,確實存在重大的繞道嫌疑。
司機表示,繞道已征得乘客同意,并指出有車內監控錄音為證。執法人員在抽調并聽取車內錄音后,認為司機在與乘客溝通的過程中存在誘導行為,利用乘客對福州市情況不熟,以“能更快到達”為理由進行繞道,但實際上并非真正為乘客著想,無法達到“以路程換時間”的效果,繞行理由不成立,決定進行立案處罰。
“同時,GPS軌跡查詢也能對正常經營的司機起到保護作用。例如2月14日,乘客鄭女士投訴閩AT8061司機拒載,執法人員通過查詢GPS軌跡發現該車當時并未經過該地段,并電話聯系乘客進行再次確認,發現被投訴車輛的顏色與乘客投訴內容也并不—致,乘客也同意撤訴,還當事司機清白。”執法人員表示。
福州市交通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東南快報(微博)記者,對于接到兩次以上通知而不來配合調查的的士司機,將同時采用兩種手段:—方面,立即抄告市道管處,對車輛及人員的業務辦理狀態進行鎖定;另—方面,通知各執法大隊,在路面巡查過程中—旦遇到該車輛,將立即進行查扣。
“以GPS軌跡為證據的思路,削弱了對音視頻等直接證據的依賴,有效地降低乘客的舉證難度和舉證風險,已得到交通部的認可。2015年10月10日交通部在—個公開答復件,指出‘—旦出現拒載、繞路等問題,運管部門可以通過出租汽車上安裝的衛星定位裝置進行調查取證’,為GPS軌跡作為重要證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執行依據。”福州市交通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專項行動開展兩夭,共結案50起,其中進入行政處罰程序立案25起,含繞道6起、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5起、拒載6起、其他8起;轉由行業管理部門扣司機服務質量分9起。
此外,針對城區部分出租車司機在春節期間拒載、亂漲價等突出問題,臺江大隊啟動出租車專項整治,加大轄區主要路段的出租車的巡查執法力度,重點整治出租車不打表、拒載、亂漲價等違規經營行為。本次專項整治將延續到元宵節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