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防盜,安裝GPS定位追蹤器 丟失后用愛車生活平臺找回
在電動自行車上安裝追蹤器,車輛一旦被偷,無論小偷將車藏匿或賣到哪里,都能通過追蹤器找到。發明追蹤神器的80后小伙韓子良還成立了“電動車防盜俱樂部”,他們有一個很宏大的想法——做偷車賊的克星,讓電動自行車永遠不會丟。
追回被盜車輛
電動自行車安裝追蹤器
丟失后通過GPS定位找回
10月31日上午9時半許,西安市太華路北段一家糧油店門口。
80后小伙韓子良拿著手機在尋找一個信號源。幾分鐘后,他指著一輛貼著“雅迪”車標的電動自行車問同行的老陳:“確定這是你丟失的自行車嗎?”50歲的老陳仔細看了半天,很肯定地說“就是的”。雖然原來的車標被拆掉了,但原車的許多痕跡仍然留存,比如車座上的油漆染色、手柄上的劃痕。
見幾個人圍著自己的電動車評頭論足,糧油店老板很不滿地問:“你們要干啥?”老陳說:“這是我幾天前丟失的電動車,怎么會在你這?”糧油店老板辯解說:“這是我花錢買的,你憑啥說是你的?”
趁兩人爭執的機會,韓子良撥打了110。幾分鐘后,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徐家灣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老陳拿出自己的購車發票手續,經民警仔細核對車架號,這輛被改頭換面的電動自行車就是老陳被盜的那輛。在派出所,糧油店老板承認電動車是自己從陌生人手中買來的贓車。
10月31日這一天,韓子良和他的伙伴在車主和警方的配合下,共追回3輛被盜電動車。
華商報記者問,這些電動車被找回到底靠的是什么,韓子良略帶神秘地說,靠的是一款追蹤器——這些被盜車輛,此前都在某個部位安裝了一個定位裝置,無論小偷得手后將車藏匿或賣到哪里,他都能通過GPS定位找到。
通過科技手段尋找車輛的下落,然后借助警方的力量追回被盜車輛,韓子良把這種方式稱之為民間追贓。
無線電愛好者
從好萊塢諜戰片中得到啟發
成功研制追蹤器
西安市自強西路東段的一幢寫字樓內,今年33歲的韓子良有一間6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供朋友們小聚,切磋交流關于電動車防盜的話題。他們給工作室起了一個名字叫“電動車防盜俱樂部”。而這個俱樂部有一個很宏大的想法——做偷車賊的克星,讓電動自行車永遠不會丟。
俱樂部倡導者韓子良是河南人,在西安讀完大學后他留在了這座城市,這些年一直從事著酒店管理工作。
大學時的韓子良偶然迷上了無線電,并很快成了一位發燒友。2007年參加工作后,有一段時間,韓子良連續丟了好幾輛電動自行車。起初他也向轄區派出所報過警,但警察很客氣地告訴他,找回來的希望很渺茫。
如何才能讓被盜的電動自行車有跡可循?一個偶然的機會,好萊塢諜戰電影中的追蹤器給了韓子良啟發。他從電子市場買來一些設備,開始研制追蹤器。幾個月下來,竟然成功了。
韓子良又新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然后嘗試著將追蹤器安裝在電動車某個隱蔽的角落里。3個月后的一天中午,電動車在西門附近被盜。這已經是2012年夏天的事了。
經過兩天的定位追蹤,韓子良最后在小寨某個居民小區里找到了自己的電動自行車。他隨后通過后臺對追蹤器的軌跡進行了還原,發現電動車是當天中午12時30分左右被盜的,距離自己離開電動車不到5分鐘。
軌跡還顯示,電動車被盜后,先是順著西關正街行駛到了土門附近,在這里停留了約3小時后又沿西二環去了智仁區某城中村。第二天又順著科技路到了小寨,然后就一直在小寨附近活動。
在摸清了追蹤器的行蹤路線后,韓子良直接堵住了自己被盜的電動車。新車主姓陸,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看到韓子良出示的購車發票后,小陸承認車是自己花800元從陌生人手里買來的。他說車可以還給韓子良,但希望別報警,因為自己剛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讓小陸沒想到的是,韓子良提出要請他吃飯。“我當時太激動了,因為我成功了!”韓子良對華商報記者回憶道。
近200輛被盜車相繼被追回
尋找最長的用時兩個多月
很快,韓子良給電動車安裝追蹤器防盜的消息在朋友圈傳開了,好幾個同學朋友都找他要求安裝設備。
在2014年之前,韓子良的電動車追蹤器主要是給和他熟悉的朋友安裝,或者朋友介紹的熟人,大多時候都不收取任何費用。韓子良告訴華商報記者,當時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技術不完善,許多東西還在摸索階段。
在西安上班的咸陽人老賀此前連續丟過3輛電動自行車。最后一輛為了防盜,他每次都用兩個鏈條鎖將車鎖在馬路邊的護欄上,但最終還是被偷走了。
在朋友介紹下,2015年年初,韓子良給老賀新買的電動車安裝了一個追蹤器,幾個月后電動車被盜。
在報警的同時,老賀也告訴了韓子良自己電動車被盜一事,但這次韓子良的找車不是很順利,因為他突然發現管理平臺上怎么也找不到老賀車輛的信號。那些日子,韓子良只要有空就會打開電腦平臺,但每次都沒有結果,他甚至對自己的設備產生懷疑。
終于,一個月后的2015年11月,裝在老賀電動車里的追蹤器發出了信號。韓子良趕快追蹤定位,結果發現電動車已經在戶縣了。
韓子良和老賀拿著車輛手續很容易就在戶縣一戶人家里找到了被盜車輛。面對老賀的購車手續,車主承認電動車是買來的贓車,還說當時買車時對方告訴他,這個車已經在地下室里放了一個月了,不會出事了,所以他才敢買。
韓子良這才明白,被盜車之所以一直沒有信號,原來是被放入地下室了。
后來通過戶縣當地派出所,老賀順利取回了自己的電動自行車。
老賀的遭遇,為韓子良吸引了很多熟人“用戶”。韓子良的“電動車防盜俱樂部”有一個宗旨,給所有電動車安裝的追蹤器都是免費的,成本費用由幾個愛好者共同承擔。
2016年年初,由于要求在電動車上安裝追蹤器的人越來越多,幾個人一商量,決定在電動車防盜俱樂部的基礎上成立公司進行商業化運作。通過政策咨詢,幾個人成立了一個安防技術公司,專門為電動車防盜提供服務保障,但初期只收取設備工本費。
韓子良的合伙人小樂告訴華商報記者,公司如今業務開展得還算順利。今年3月至8月,共為西安市一千多輛電動自行車安裝了相關設備,隨后發現近200輛車都被盜。但讓他們欣喜的是,這些車輛被盜后都相繼被追回。尋找時間最長的一輛車,從被盜到追回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在追回被盜車的過程中,公司和車主還配合公安機關先后抓獲了5名涉嫌盜竊電動車的犯罪嫌疑人。
與賊較量
被盜車輛被嚴重改裝
幾番追蹤定位成功鎖定
幾年的民間追贓經歷下來,韓子良等人對西安的電動車盜竊行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他發現盜竊電動車的賊都是團伙作案,而且這個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鏈。他還發現,偷車賊作案一般都是兩到三人,其中一人把風,一人偷車,另一人負責將偷來的車快速帶離現場。
關于電動車失竊,韓子良總結出來的經驗是,電動車被盜大多發生在車輛剛停穩后的5分鐘之內。他經常給電動車主建議,如果你的車停好10分鐘內沒有被盜,那么后面被盜的幾率會很低。盜車賊往往不敢對停留時間太久的車輛下手,原因是其不知道車主什么時候會突然出現。
電動車被盜后去了哪里?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了解,韓子良他們發現,西安的被盜電動車銷贓主要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土門附近,一個是魚化寨附近。而且都已經開始形成了產業鏈——有人負責盜車,有人負責改裝,人負責銷贓。今年7月,韓子良他們有過一次被盜車輛被嚴重改裝的經歷。當時客戶劉師傅“報案”說自己的“邦德”電動車被盜了。韓子良他們幾番追蹤定位后,發現車輛就停在魚化寨一村子里,而且還定位到了具體院子。車主劉師傅等幾個人找過去后,確實看見這個院子里停了好多輛電動車,品牌很多,但唯獨沒有“邦德”。
當天下午,定位追蹤顯示被盜車輛在西安城南八里村附近出現。韓子良帶著車主又去了八里村。結果發現信號源來自一個地上停車場,有好幾百輛電動自行車,其中有好多輛“邦德”,但都不是他們要找的被盜車。
韓子良覺得此事很蹊蹺,當天晚上和車主繼續尋找,結果在吉祥村附近又發現了被盜車輛的信號。這次幾個人趕過去一看,馬路邊有兩輛“綠駒”電動車,追蹤器的信號就來自其中的一輛。劉師傅很納悶,說自己丟的是“邦德”啊,而且再怎么仔細看,也看不出這輛“綠駒”和自己的車有關。
就在幾人商量要不要報警時,“綠駒”的車主出現了。韓子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事情給車主說了,沒想到車主很通情達理,承認自己的車是在魚化寨買的,還同意韓子良等人對車架號和電機做比對。比對后發現,這輛“綠駒”的外飾此前經過了大面積的改頭換面,車身就是劉師傅被盜的“邦德”。
電動車經銷商拒絕合作
追回被盜車需技術員、車主、警察三方合作
并不是所有被盜電動車尋找起來都很順利。今年夏天,有客戶“報案”稱電動車被盜,韓子良他們經過追蹤,發現車輛一直在西安某郊縣活動。沒費多大周折車是找到了,也通過當地警方扣押了被盜車輛,但警方提出,車主必須拿出丟車時的報案憑證才能取走車輛。客戶說他當時沒報警,于是事情就一直卡在了那里。
11月9日下午2時許,韓子良的同事小樂等人通過信號追蹤,在西安城西一家超市門口找到了客戶王師傅丟失的電動車。由于車身外飾被大面積改裝,為了確定該車就是王師傅的車,幾個人準備在沒有報警的情況下,希望通過車架號找到相關證據,結果就在他們正比對時,新車主出現了,雙方為此發生爭執,小樂趕緊打110。警察趕到后,新車主一口咬定小樂他們想偷他的電動車。警察就要求小樂等人去派出所接受調查,車主反而乘機騎著嫌疑車輛逃竄了。
此事發生后,韓子良給大家開了個小會。要求以后凡是找到丟失車輛的,在外圍基本確認車輛后,須等到車主拿著購車手續到場,然后一起撥打110,讓警方出面解決。“要找到丟失的車,必須我們的技術人員、車主和警察三方合作,否則難度很大。”韓子良對華商報記者說。
小范說他們曾想和某品牌電動車西安經銷商合作,給西安市場的電動車安裝這種設備。但沒想到的是,電動車經銷商拒絕了。后來有人告訴他,對于經銷商而言,銷量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11月10日下午,就在華商報記者采訪時,韓子良接到同事電話,說半個月前被盜的一輛電動車信號找到了,追蹤顯示如今車的位置在延安市子長縣某個鎮上。掛完電話,韓子良說,怎么也想不通被盜的電動車咋突然就從西安到了幾百公里外的陜北。
隨后,同事通過后臺軌跡追蹤揭開了謎底。原來車輛當初被盜竊后先是去了西安城北,幾天后沿著包茂高速北上到了延安,后來又去了子長。韓子良分析認為,被盜電動車應該是被其他車輛運輸到陜北的,因為整個過程中自身電機沒有啟動,所以信號源就一直難以捕捉。如今事過半月,盜賊認為應該很安全了,這才重新上路使用。但對方怎么也沒想到,這一切都被在西安的“防盜神器”全面掌握。
怎么去陜北找車?韓子良開始和車主商談下一步的安排。
吃飯快結束時,小陸小心翼翼地問:“你是怎么找到我的?”韓子良覺得這個孩子很誠實,就把自己尋車的原理告訴了他。結果過了沒一個月,小陸打電話給韓子良,說自己新買了一輛電動車,能不能給他也安裝一個追蹤設備。就這樣,這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成了韓子良的第一個“客戶”,韓子良沒有收取他一分錢的費用。